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重大意义——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抉择
(一)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创新是引领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第一动力。既然,创新是“第一动力”,是一种“力”,意味着创新是手段而非目标,也意味着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驱动。
创新要支撑起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国家创新能力亟需从数量积累转向质量提升的新赛道。然而,目前我国创新水平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仍需提升,如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与主要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科技产出质量也仍需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领域仍存在核心技术短板;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动力仍不足,基础工业配套能力不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和执法不严等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提升我国创新水平的质量效率,进而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是关乎创新能否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的关键问题。
(二)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仍然存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是一项长期任务。20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意味着共同富裕的第一步是“富裕”,是“把蛋糕做大做好”。不断推动科技进步是“把蛋糕做大做好”的必要前提,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
(三)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创新是优化国内国际循环效率的关键力量,需增强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保障。
从国内循环角度看,科技创新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目前,国民经济和产业循环不畅是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而创新能力不高是导致国民经济和产业循环不畅的关键因素。因为创新能力不高会导致生产要素单一、分工水平有限、供给质量不高,再加上存在市场分割较为严重的情况,国内循环就会呈现循环不畅、层次不高、范围有限等特征。因此,要以科技创新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促使供给质量提升,进而带动供需匹配螺旋式上升,有力推动消费升级,畅通国内循环的同时提升循环的质量层次。
从国际循环角度看,创新是提升国际大循环位势的关键。创新是提升国家全球价值链位势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国际循环表现为发展中国家输出低附加价值的原材料和商品,发达国家输出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和标准。我国要在产业链、价值链上不断攀升位势,必然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关键因素。
现实基础——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现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科技创新进行了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放在新发展理念的首位,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重申“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十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从国际排名角度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稳步提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位列第十一位,较去年再上升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在七大类81项细分指标中,我国在国内市场规模、本国人专利申请、劳动力产值增长等9项指标上排名全球第一;在国内产业多元化、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等指标上名列前茅,世界领先的五大科技集群我国独占两席。这表明我国的创新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正向关系,创新投入转化为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产出。
从国内发展角度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力度空前,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十年来,我国创新主体不断壮大,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3万家;十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增至十年前的3.4倍,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战略部署——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部署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全球疫情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要求我们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求我们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
(一)夯实基点,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
从倡导“向科学进军”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作出科学决策,提出符合实际需求和建设能力的科技发展目标,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和善于领导科技工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科技创新全过程。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科技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机遇,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创新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营造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加快向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二)攻克痛点,构建新型举国体制
我国制造业虽然保持了高速发展,但长期受到以芯片为代表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困境,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痛点问题。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为我们攻克这一痛点提供了方向遵循。一是明确领域。新型举国体制面向的领域不是所有科技领域,而应该是事关国家安全、长远目标的重大领域,应专注于市场无效或无力的国家重大基础结构与核心能力方面。二是协同关系。一方面,要发挥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三者间的作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家、科学家、公众良性互动,国家与企业、社会力量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的创新模式,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的结合。另一方面,要按照比较优势将科研任务分解至各地区的重点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实现纵向调配、横向协同的科研区域协同体系。三是构建平台。要以国家实验室等科研载体的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加快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释放科研机构的创新潜能,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基础制度保障。四是加强激励。兼顾各方利益分配和诉求,激发各类主体和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补强弱点,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世界科技发展历史证明,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夯实基础研究根基,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思想源点,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因此,我们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基础研究。
目前,同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基础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例如包括高端芯片、农作物种子在内的一些“卡脖子”难题,其深层原因还是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明显偏低,严重制约了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未来,我国要进一步补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不足。一是要加快形成鼓励“十年磨一剑”的持续投入机制和考核机制,避免片面追求科技活动的短期经济绩效,防止基础和前沿科研活动急功近利。二是要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逐步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中央财政要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部省地方联合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共建科研基地,推动地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重视和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支持,使得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机制从政府单一提供向政府与社会多元投入机制转变。
(四)夯实支点,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体制机制
人才是创新的支撑,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引进、激励等政策,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氛围。一是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面向全球吸引优秀创新人才,尤其要加大重点产业急需紧缺高端人才的引进。二是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激励性、针对性和持续性的人才政策体系。一是要充分赋予科技研发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产权激励最为关键,从而更大程度地释放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二是要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增强人才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三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为科研人员营造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实现由科研管理向服务创新转变,以“店小二”的精神推进人才工作向体制性、规范性转变,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四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科技创新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统筹协调好知识产权立法、行政执法、司法保护各方面,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立法适应性、司法专业性、执法威慑和导向性,以法治保障知识产权强国的“基本盘”。
(五)打通堵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科技成果只有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将产学研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针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不畅通的堵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强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并指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这一方向,建议构建政府、大学、企业和中介机构四股力量的并联、相互交叉、相互合作的螺旋网络关系。政府、高校、企业、中介四个创新主体的并联合作,打通成果转化堵点,将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实际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最终拉动经济增长。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产学研融合体制机制建立作用。一是要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把工作重点转到制定政策、创造环境、为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二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推动构建协同创新治理机制,尤其要引导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分配机制、资金支持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方面,需要尊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利益和需求,充分考虑创新的贡献率问题;资金支持机制方面,政府一方面要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高校院所大型仪器设备共建共享共用。另一方面要打破以往产业学合作主要由企业提供资金、高校或科研院所提供科技人才和科研设备的模式。建立针对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核心技术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为产学研深度融合予以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激励企业创新;针对非核心技术创新,政府可以不直接投资,但也不能完全置之不顾,政府可以通过搭建融资平台的方式为企业分散风险,此外还应在中试车间建设等方面更好地予以支持。风险防控机制方面,要有效应对成果转化风险、创新失败风险等,尽可能地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有效减少创新主体的损失。
然后,要增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源头的供给作用。要在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效果上下功夫,打造一批在国际有影响力的一流学科,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支撑。支持重要原材料、工艺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工作,打通产业链,畅通“内循环”。实现高校间以价值链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跨部门、跨环节和跨地域的资源协作与信息共享,真正落实优质资源共享。
其次,要突出企业推动产学研融合过程中的创新主体的作用。一是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地向企业集聚,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在创新目标、资源配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要不断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创新,重点支持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同时支持大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创新工作室等。三是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头作用。要加大科技创新考核权重,引导国有企业更加注重长期基于科技创新的发展,改变只顾眼前短期利益的发展行为,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大多存在科技研发人才不足、科研资金匮乏、技术落后等难题,因此,在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参与科研项目和自行开展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困难重重。下一步,需着力帮扶中小企业做好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中小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赋能。
最后,要推动中介的创新转化作用。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制度环境,使科技中介机构成为沟通科技成果与市场、联系政府与创新主体的重要枢纽。一是要完善科技中介制度体系。从创新角度出发完善科技中介制度体系,健全科技创新中介体制机制。二是加强科技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是科技中介机构的生存基础。要加强科技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市场交易和管理的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版权所有:365娱乐平台网址_日博best365下拉飞机XLCOKK_体育365下载工业和信息化局 蒙ICP备19004587号 蒙公网安备 15020702000009号
网站主办单位:365娱乐平台网址_日博best365下拉飞机XLCOKK_体育365下载工业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502000009 网站地图